笔趣阁 > 北颂 > 第0313章 以仕途换仕途

第0313章 以仕途换仕途

作者:圣诞稻草人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
笔趣阁 www.xbqg8.com,最快更新北颂 !

    百官们入了垂拱殿。

    上朝的时辰一到,陈琳宣了一声‘上朝’。

    百官们纷纷躬身,恭迎赵祯、寇准二人。

    待到二人坐定以后,百官们开始施礼。

    在赵祯一句‘平身’中,百官们直起身站定。

    陈琳又宣了一声‘有事启奏,无事退朝’。

    百官们开始奏事。

    并没有人开口弹劾寇季。

    大朝会也就大朝会的规矩,最先奏请的,必须是朝野上下最近要的事情,弹劾人的事情,必须挪到最后。

    若是有人在奏请紧要事情之前,出声弹劾人,寇准一定会让殿前卫把人架出去。

    甭管他有理没理,不守规矩就是大错,罢官去职是难免的。

    而且还是没人敢帮忙求情的人。

    大朝会开始后。

    首先开口的是向敏中的四子向传师,他代替向敏中,递上了请求乞骸骨的奏本。

    之所以是向敏中的四子向传师递上奏请,而不是向敏中的长子向传正。

    那是因为向传正没有资格进垂拱殿。

    向家五子当中,有资格进垂拱殿的,只有向敏中的四子向传师和五子向传范。

    向传师递上了奏本,赵祯当庭驳回。

    向传师再三奏请,甚至当庭痛哭流涕,乞求朝廷能准许向敏中颐养天年。

    赵祯才依依不舍的准许的向敏中辞仕。

    并且当庭取了向敏中参知政事的职位,加封其为太尉。

    同时升迁了向家五子,以及向敏中女婿皇甫泌的官职。

    此外,还萌补了向敏中的两个孙儿入仕。

    而作为向敏中的孙女婿,寇季也进了一级。

    晋升为从四品权吏曹侍郎。

    虽说官位上升了,但是寇季的职权其实没有多大变动。

    依旧是吏部第二人。

    寇季升官的途径,原本被寇准、李迪、王曾等人压着,怕他升的太快,到了升无可升的地步。

    可如今向敏中以他的仕途,换取亲眷的仕途,他们压也压不住。

    只能任由寇季升官。

    通过这一系列的晋升,不难看出,向敏中在朝期间,他的儿子们没有晋升,很大一部分都是因为他的原因。

    向敏中也看出了这个原因,所以才会屡屡请辞。

    赵祯施恩过后,向传师、向传范、寇季三人,代表向府内其他被晋升的人,一起谢过了赵祯隆恩。

    随后,便是参知政事人选的议论。

    由于向敏中在辞仕的时候,推举了李迪出任参知政事。

    所以不需要庭推,朝廷直接采纳了他的推举,任命李迪再次出任参知政事。

    李迪迁任为参知政事,同时仍旧兼任户部尚书。

    在没找到合适的人选前,他会稳稳当当的坐在户部尚书的位置上。

    若是以前,李迪能兼任户部尚书,兼任到他不愿意再领户部的时候。

    因为以前户部没有权力。

    不过今时不同往日,户部在提刑司被罢黜的时候,多多少少抢到了一些权力。

    如今户部也算是有权力的衙门,必然会被很多人盯上。

    相信不久以后,就会有人奏请让李迪让出户部的位置,让其他人上位。

    李迪担任参知政事的事情议论过后。

    朝廷就广南西路和广南东路的厢军裁撤问题,又讨论了一会儿。

    由于朝廷现后裁撤了北疆、东疆的厢军,边陲厢军裁撤已经成了定局,所以在东南边疆厢军被裁撤的时候,武勋们虽然在挣扎,但没有表现出那么强烈的抵抗欲望。

    不久以后裁撤西疆厢军的时候,估计武勋们也不会有太大反抗。

    看他们的架势,只要不动禁军、以及边疆以外其他地方的厢军的话,他们不打算在激烈反抗了。

    朝廷设立在边疆的厢军,其实没有多大油水可捞。

    毕竟常年都会有战事发生,边陲的文官们也死死的盯着,偶尔也捞油水,所以他们在边疆的厢军身上,捞不到太多东西。

    舍弃边疆的厢军的油水,对他们而言,虽然痛苦了一些,但并没有伤筋动骨。

    在裁撤东南边陲的厢军问题讨论完了以后。

    有礼部侍郎出班,奏道:“臣弹劾吏部侍郎寇季,滥用职权,以权谋私,愚弄世人等八条罪状。”

    寇准端坐在御阶上,不咸不淡的问道:“可有凭证?”

    礼部侍郎,当即列举出了寇季以出格的试题扰乱秋闱科考、戏耍士林宿老等罪行。

    听完他的叙述,寇季就像是变成了一个罪大恶极的人一样。

    寇准听着毫无反应。

    赵祯却不乐意了,他站起身,掷地有声的道:“此次开封府秋闱科举试题,是朕出的,跟寇季无关。你口中寇季的罪行,皆绕着科举试题为由。

    你这那是在弹劾寇季,分明是借着弹劾寇季,在骂朕。”

    礼部侍郎躬身道:“臣不敢……但寇季扰乱秋闱科举,乃是事实。”

    赵祯沉声道:“你就是在指桑骂槐的弹劾朕。”

    礼部侍郎咬咬牙,道:“官家,开封府秋闱科考试题,究竟是谁所出,众所周知。臣知道官家对寇季亲厚,但官家也不应该替臣子顶过。”

    顿了顿,礼部侍郎拱手道:“臣再弹劾寇季陷害君王一条大罪。”

    赵祯不悦的道:“众所周知?朕倒是想问问,除了你,还有谁知道?”

    赵祯话音落地,一些品阶不高的官员,以及一些门生故旧在此次秋闱中落榜的官员们,纷纷出声弹劾寇季。

    然而,让人意外的是,朝中数得着的重臣,没有一个出声帮腔。

    赵祯、寇准、王曾等人皆觉得意外。

    礼部侍郎频频瞥向礼部尚书、国子监祭酒等重臣。

    可人家像是没看到他一样。

    这让他觉得很意外。

    明明前日的时候,这二人在私底下聚会的时候,还对寇季喊打喊杀的,怎么突然之间就不说话了?

    没有重臣开口,一众品阶不高的官员喊了半天,也没有用。

    先不说寇季那位当太师的祖父还没有开口,就官家赵祯,也不是他们能对付的。

    就在礼部侍郎等人急得抓耳挠腮的时候。

    李迪不着痕迹的瞥了寇季一眼。

    他以为寇季当初在金明池的时候只是随便说说,没想到动作这么快,真的把朝堂上重臣们贿赂了一遍。

    别人是拿钱贿赂,他是上门送人情。

    钱,朝堂上的重臣不缺。

    但是帮他们著书立说的人情,他们却不得不欠。

    寇季算是抓到了满朝重臣的软肋了。

    李迪咳嗽了一声,道:“寇季,你真的打算把你府上匠人创出的那个与国有功的手艺发卖出去吗?”

    寇季缓缓出班,奏道:“臣愿献给朝廷。”

    礼部侍郎等人见此,愣了。

    明明在弹劾寇季,怎么变成了让寇季献宝了?

    然而,不等他们开口,李迪就率先开口道:“那你就给满朝文武们讲一讲,你府上匠人创出的那个价值一万万贯钱的手艺,究竟是什么。”

    寇季也没有隐瞒,当即把活字印刷术的讲了出来。

    他还细细的讲解了一下活字印刷术的便利。

    等寇季讲完了活字印刷术以后,满朝文武一片哗然。

    知道活字印刷术的,并且得了活字印刷术便宜的,在暗自窃喜。

    不知道活字印刷术的,在暗中心惊。

    礼部侍郎等人听完寇季的描述,皆一脸苦涩。

    他们知道,今日弹劾寇季的事情,看不到成功的希望了。

    只要寇季献出活字印刷术,并且让它推行到全大宋,到时候全大宋的读书人,都会受他恩惠。

    受了人家恩惠,还说人家坏话?

    如此忘恩负义之举,除了一些喜欢钻营的人外,大部分人都不会做。

    礼部侍郎等人也知道了,礼部尚书、国子监祭酒等重臣,为何不开口。

    他们要么是知道活字印刷术的内情,要么就是受了活字印刷术的恩惠。

    最终礼部侍郎被以诽谤上官为由,罚俸三个月。

    寇季刚才刚升了一级,比他大了一级。

    他弹劾寇季不成,自然得受到惩罚。

    他不是御史言官,没有闻风奏事的资格。

    若换做以前,他弹劾人不成,也不会受到任何惩罚。

    可是自从寇季入朝以后,就带坏了这股风气。

    如今别说是寻常官员了,就算是御史言官,在没有一丁点凭证的情况下,恶意的弹劾他人,也会挨罚。

    礼部侍郎算是偷鸡不成,还蚀了把米。

    在礼部侍郎复杂的眼神中。

    寇季答应向朝廷献上了活字印刷术,并且会在明年开春的时候,将活字印刷术的一应手艺,传到将作监,再由将作监传给天下。

    之所以选择在明年开春的时候献上手艺,也是为了让寇府的印刷作坊借此印刷出朝堂上那些重臣的文章、书籍。

    现在立马把手艺献上去,那如何让朝中重臣感到优越感?

    没有优越感,他刚讨到的人情,岂不是就显得没那么重要了?

    寇季献上了活字印刷术这种功在社稷的东西,朝廷也给与了一定的赏赐。

    赏赐了寇季一些钱财,加封保州刺史。

    刺史在大宋只是一个虚衔,从五品,对地方没有管辖权,也没有相应的衙门理政,更不需要对任何人负责。

    存粹就是找了一个由头,给寇季多发了一份俸禄。

    满朝文武中,顶着刺史头衔的人多不胜数。

    也没见谁顶着刺史的名头去治理地方。

    而活字印刷术的创造者毕昇,只得到了一个将作监甄官署令的职位,从八品,赏十万钱。

    在寇季强烈要求下,朝廷最终决定,在传播活字印刷术的时候,以毕氏活字印刷术为名,传播活字印刷术。

    寇季没能帮毕昇争取到进士一样的待遇,也没能帮毕昇争取到大量钱财的赏赐,他唯一能帮毕昇的就只剩下名望了。

    在朝廷赏赐了毕昇以后,按理说大朝会也该结束了。

    就在寇准准备宣布散朝的时候,一道苍老的声音响起。

    “臣王钦若,有本要奏。”

    只见久不上朝的王钦若,老泪纵横的走出班列,哀嚎道:“臣恳请官家降罪……”

    一瞬间,满朝文武的胃口全部被他吊起来了。

    这老货久不上朝,也没有去衙门里办差,他能有什么罪过?

    寇季在刚才入垂拱殿的时候,看到了这老货。

    只是这老货装病装了快半年了,他也没在意这老货。

    如今这老货一开口,寇季感觉到了一丝不妙的气息。

    赵祯盯着王钦若,满脸疑惑的道:“爱卿卧病在家也有小半年了,朕没听说过爱卿有何错处啊?”

    王钦若大声的哭诉道:“今岁吏部核查朝野上下官员数万,升官者,不足百人啊。”

    此话一出,满朝文武一片哗然。

    升官者不足百人?

    这还了得?

    除了寇准等人心里有数外,剩下的官员们一个个七嘴八舌的追问,“怎么会如此?”

    王钦若哀声道:“是我的过错,都怪我这身子骨不争气,一直卧病在家,所以才导致御下不严。恳请官家责罚。”

    王钦若这话听着像是在揽过,可实际上却暗有所指。

    百官们又不是傻子,自然听懂了他话里的意思。

    一瞬间,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寇季身上。

    寇季在众目睽睽之下,干巴巴的笑道:“此事跟我没有关系……”

    “怎么会跟你无关?王尚书小半年都卧病在家,吏部上上下下,全部由你掌握。政绩、风评的核查,也是由你主持,出了差错,自然是你的过错。”

    有官员当场喝道。

    一些得了活字印刷术恩惠的重臣,在这个时候也皱眉道:“寇侍郎,你这么做就有些过分了。往小了说,你是在肆意妄为,往大了说,你是在祸乱朝纲。”

    寇季摊开手道:“此事真的与我无关。今年朝野上下之所以有百人升官,并不是我的错,而是诸位大人的错。”

    国子监祭酒听到这话,恼了,“朝野上下官员的政绩、风评核查,在你们吏部手里握着,又不是在我等手里握着。”

    寇季淡然道:“诸位可记得,此前官家就在这垂拱殿上,交给诸位的升迁名录?”

    百官们闻言一愣。

    寇季继续说道:“那些官员能否升官,全是由诸位一起裁定的。”

    “就算是我等一起裁定了一部分官员无法升官,那也不代表全部官员。”

    “对对对,我记得当初官家交给我们裁定的官员名单,不过千人而已。”

    “……”